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GDP负增长 依靠数字化转型在危急时刻逆流而上

2020-04-26 10:26:4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总体上看,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越是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加大,越要高度重视培育壮大新动能。“新基建”有益于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供重要支撑点。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一季度我国GDP为2065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6.8%。民生方面,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全国没有发生大规模裁员的情况。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29万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2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

客观地说,疫情期间能达到这样的数据已经很不容易。尽管经济增速下来了,但是整个产业体系扛住了冲击,14亿人的基本民生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疫情发生后,面对粮食安全的复杂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正确有效应对,连续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最大限度地克服疫情对春耕春播生产的影响,确保今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体稳定、农资供应总体有保障。一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目前,全国主要农区气候条件总体有利,春耕春播进展顺利,冬小麦整体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夏粮丰收有希望。

疫情冲击之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企业、行业经营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目前,随着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国复工复产加快推进。截至4月15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为84%。从行业看,第二产业复工率高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复工率高于生活性服务业。从地区看,各地区的复工复产率呈现齐头并进的趋势,25个省份的复工率超过80%,湖北省近日也呈现出快速上升的势头。从企业类型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复工率高于中小企业整体水平。

越是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加大,越要高度重视培育壮大新动能。疫情发生后,在线办公助力复工复产,云商业云服务便利社会生活,智能制造加速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新基建”的有力支撑。可以说,加快“新基建”是经济所需也是大势所趋。

“新基建”通常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经过连续多年大规模投资,传统基建领域的存量基数已经很高而“新基建”却处在起步阶段,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机构测算,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1.2万亿元。2020至2025年,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将达10.6万亿元。一端连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新基建”有益于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供重要支撑点。

从企业生产方式来看,数字化转型可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疫情期间,依托自身广泛而深入的数字化转型基础,利用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远程运维技术,宝钢将宝山基地的冷轧热镀锌智能车间变成了一座24小时运转却不需多人值守的“黑灯工厂”;富士康的“熄灯工厂”则通过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导入,实现了完全自动化,不需要人工参与也可以完成生产。无论富士康还是宝钢,能够在危急时刻逆流而上,都是依靠数字化转型。据有关机构研究测算,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约25%,远低于欧洲的46%和美国的54%,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战胜疫情,信心比黄金珍贵。总体上看,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总会过去。我们相信,风雨过后,中国经济将会更加茁壮,也必将拓展出新的天地。(记者屈晓东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