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差异化定价机制 提高利率风险定价能力 避免银行经营行为短期化
2020-04-08 11:32:18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利率定价事关银行和客户的利益。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机构面临的最直接挑战就是定价能力。因此,笔者对如何完善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应提高利率风险定价能力。银行要形成利率风险管理理念,提高贷款利率风险定价能力和对利率风险的控制能力。一是将利率定价风险提升至经营战略层面,转变利率定价“重形式、轻实质”的现状;以收益覆盖风险为贷款利率定价的基本原则,转变仅仅以“综合回报率”为出发点的粗放式定价方法。二是将“风险”作为核心内容,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模型,以实现产品价格能完全覆盖支付的资金成本和承担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为定价初衷。具体来说,在风险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指标要素,扩大覆盖面。在客户基本情况、贷款要素、综合回报等主要维度下,细化指标要素,并对单一指标的不同取值设置不同的风险系数,对风险特征明显的,要设置更高的风险系数,如“两高一剩”、房地产、商贸、钢贸等行业。三是将贷款定价与风险计量、资产减值准备等工作相结合,针对贷款风险的性质和程度,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有的银行出现当年利息收入大幅增加,但以后年度不良率提高、风险逐渐暴露的情况。因此,对于风险更大的企业,可按贷款利率超过收益率的一定比例,提取减值准备,对信用风险暴露起到缓释作用,避免银行经营行为短期化。
其次,应完善差异化定价机制。部分小微企业需依靠银行贷款维持正常生产经营,他们已成为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为适应市场的变化,银行要立足自身实际,拓展小微企业、零售客户等新的客户群,追求差异化经营。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也要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需求,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贷款利率综合定价机制,实现定价客户化、精细化、差异化。具体来说,对产品、客户群、风险水平进行多维度细分,以风险特征为基础,各有侧重,在定价模型中对各项基本要素设置不同的计算权重,实现以控制风险为底线且具备市场竞争力的贷款利率定价。
最后,应采取全程化管理手段。利率定价不仅是贷款发放前的一个环节,更应该嵌入信贷管理全流程。主要包括:一是嵌入数据信息验证和反馈机制,在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中对定价模型采集的指标数据进行验证和反馈,提高数据准确度。二是嵌入动态化管理机制。定价应反映风险,但对风险的判断和识别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微观层面,要实现数据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对于指标数据出现较大偏离、重新测定后出现执行利率不能完全覆盖贷款风险的,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在宏观层面,将利率定价管理作为风险管理重要领域和渠道之一,嵌入信贷风险的全流程管理。(记者 宋燕华)
相关阅读
- (2020-10-09)双节假期日均发送旅客6211.5万人次
- (2020-10-09)“一票难求”重现 旅游市场加快恢复
- (2020-09-27)中国自贸试验区在4个直辖市均有“落子”
- (2020-09-27)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 8月末跌破10万亿元
- (2020-09-25)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个月同比增速超15%
- (2020-09-25)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将稳步提升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