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20-02-24 08:41:56 来源:证券日报
主持人宓迪: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今日本报从货币政策、财税政策、交通运输业和投资等角度,采访专家学者进行解读。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我国货币政策是否要在“稳增长”和“控通胀”之间做出平衡?对此,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日前表示,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从当前的CPI结构来说,主要是猪肉价格上涨导致的结构性通胀,随着我国猪肉产能的逐渐恢复,后期猪肉价格应该会明显回落。”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供给大于需求,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以及一系列扩大需求政策的落地,基本上可以维持供需结构的平衡,所以我国也不存在长期通缩的基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从经济学原理上来看,造成通胀的原因是社会生产的停滞,而通缩则是社会需求不足。从这两个方面看,我国的社会生产繁荣发展,虽然近几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依然保持了从国际范围来看较高的增长率,同时也较好地完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性目标,长期来看社会生产前景良好,因此不存在长期通胀的可能。而通缩则更不可能,我国的消费市场近几年规模有所扩大,社会需求日益增长,所以不必担心会出现通缩的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如何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但我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同时,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实际上,为应对疫情,央行近期已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从操作来看,央行多次开展逆回购及中期借贷便利(MLF),超额释放流动性并“降息”以保持疫情下经济的平稳运行,体现出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思路。
“作为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施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仍然十分充足,工具箱也有足够的储备。”刘国强表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对冲疫情的影响。”刘国强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统筹做好“六稳”工作,科学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用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妥善应对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同时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刘国强进一步表示,一是继续用好专项再贷款政策;二是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作用;三是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作用;四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整体市场利率下行;五是根据不同地区疫情实情,研究对已发放贷款采取统一自动展期等措施。
李湛认为,目前来看,通过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尽量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一方面,从总量层面提供更为充裕的流动性,通过“降息”、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更为精准的结构性政策,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不同行业、企业和个人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比如加强数字化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多的企业提供再贷款、贴息、延缓还贷等政策,为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等。
相关阅读
- (2020-10-09)双节假期日均发送旅客6211.5万人次
- (2020-10-09)“一票难求”重现 旅游市场加快恢复
- (2020-09-27)中国自贸试验区在4个直辖市均有“落子”
- (2020-09-27)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 8月末跌破10万亿元
- (2020-09-25)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个月同比增速超15%
- (2020-09-25)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将稳步提升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