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新撒币大战开启 探索刷脸支付增量价值

2019-10-09 11:04:28 来源:北京商报

继共享单车、网约车之后,新一轮“撒币”大战正在刷脸支付战场上愈演愈烈。近日,支付宝宣布,将今年4月发布的30亿元市场刷脸支付补贴改为“无上限投入”,再次点燃市场热情。巨头们酝酿新一轮支付变革的同时,大手笔推广政策也被下游服务者视为大赚一笔的好机会,而机构在推广过程中如何突破用户习惯、平衡安全与效率,在补贴过后刷脸支付能否带来新的价值,这些问题也值得深思。

“撒币”大战下的“创业项目”

2018年刷脸支付商业化以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相继推出刷脸设备“蜻蜓”与“青蛙”,与此同时双方加大市场投入和补贴,刷脸支付“撒币”大战已然打响。

此次支付宝9月24日推出的“无上限投入”政策被业内解读为,是对网传微信刷脸支付百亿补贴的回应。此前,在各大网站和社交平台上,不乏有服务商以两大巨头百亿元补贴刷脸支付作为宣传噱头推广。

支付宝方面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最新宣布的对刷脸支付“无上限投入”政策中,补贴是一部分,另外还包括营销费用、研发费用和对有科技能力的公司的投资计划等。微信支付团队则对记者表示,微信支付对刷脸支付服务商的补贴主要是基于硬件设备结合刷脸支付笔数的奖励。在刷脸硬件设备的推广方面有正常扶持政策,对于具体补贴金额不予置评。

尽管两大巨头对于刷脸支付设备并未官宣过代理渠道,但在众多刷脸支付服务商和簇拥者的口中,刷脸支付俨然成为一个“拥有巨大红利”的“创业项目”。

根据支付宝官方的说法,从硬件机具的补贴上看,以支付宝蜻蜓系列售卖政策为例,设备点亮后,商家每获取一位刷脸用户,即可获得0.7元返佣,支付宝连续返佣5个月,单台设备奖励封顶1600元。以支付宝最新公布的蜻蜓设备单价1699元来计算,达到相关用户及笔数等条件后,机具近乎免费获得。

北京商报记者以咨询代理为名,联系到一家服务商刷脸支付项目经理李毅(化名),他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了目前所谓的两大巨头推广刷脸支付的方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授权给服务商后,服务商再去全国范围内发展代理。

李毅称其所在的某网络科技公司是两大巨头的服务商,并向记者提供了授权服务商证明。他表示,公司将刷脸支付合作政策与奖励分为市级代理商、省级代理商以及Isv服务商(软件开发服务商)三种级别,不同级别需缴纳3000-39998元不等的代理费。此外,市级、省级代理商每台机器开户奖励30-50元。

那么,代理商是如何赚钱的?李毅介绍,以市级代理商为例,代理费3000元,赠一台刷脸支付设备。“该刷脸项目主要赚取商家流水的分润,商家通用费率均为0.38%,给市级代理的结算价为0.23%,其中0.2%是支付宝等官方收取,0.03%是服务商收取,最后剩余商家流水的0.15%是代理最后获利的。”

按照服务商们的说法,流水分润中间差额看似微小,但零售行业的高流水配合设备批量接入,最终利润将十分可观。“比如某商户1天流水1万元,1台机器1天则获利15元,1个月分润450元,一年分润5400元,如果出售10台机器则分润5.4万元,100台一年便可由此获利54万元。”

但事实上,这种代理商模式似乎并未得到两家公司的官方认可。微信支付团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微信支付官方不允许服务商发展代理。支付宝方面也表示自身与服务商更多是技术上、资源上的合作,这里沿用之前扫码支付补贴服务商的激励政策,但未就硬件设备方面向下发展代理商。

探索刷脸支付增量价值

不容质疑的是,在高额资金支持下,刷脸支付战场已然硝烟四起,这背后充斥着巨头怎样的野心,在“撒币”大战落幕后,刷脸支付真正的价值几何?

分析人士指出,巨头瞄准的不仅仅是刷脸支付这一新支付方式的工具属性,其背后的会员经济、连接生态带来的增值价值孕育着更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大多数线下商户而言,会员拉新促活、活动促销等经营诉求,往往都需要多步的沟通和操作。在刷脸支付中,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不约而同提出了“刷脸即会员”的解决方案。

支付宝方面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刷脸支付设备不仅是支付收银工具,还是商家转型数字化经营(会员管理、运营等)的入口和平台。最终希望商家可以通过这台机具运用到阿里经济体(包括天猫、菜鸟、闲鱼等)的所有能力,以此实现商家从传统商业模式到新零售数字化经营管理的升级。“收银、支付只是初级需求,最终的状态是要将阿里的能力都叠加到蜻蜓上。”

微信支付团队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微信青蛙刷脸设备重点在于提供“刷脸即会员”解决方案,通过开放支持微信卡包、小程序、互动海报等能力,帮助商家连接微信大生态,让商户在复杂的门店环境中,更好地使用这些经营工具,从而更进一步提升效率与体验。

“国内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的主导,在两家公司积极推广刷脸支付的背景下,整个行业都会快速跟进,包括上游的设备厂商、下游的收单服务机构及其他同业竞争者。”有券商研报如是分析。

易观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由于设备价格等原因,目前刷脸支付铺设的场景多集中在大中型商超,在这些场景里二维码会逐渐被淡化,在巨头补贴之下,刷脸支付会更快普及。而银联以及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未来也将很快介入。不过在刷脸支付这一战场,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仍具有先发优势,能够将人与商户所有的消费活动等与支付宝、微信的整个生态相结合,产生依赖性。

用户习惯、安全隐患等阻碍待解

一面是刷脸支付市场日渐升温,另一面,用户习惯、安全隐患等也成为巨头刷脸支付推广的阻碍。

“人脸识别并没有比扫码支付便捷多少啊,当然是哪个习惯就用哪个了。”

“感觉不是很安全,人脸支付岂不是相当于行走的密码,不希望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人脸识别验证从体验上让我感觉不舒服,要盯着机器看,跟照相一样,也不想被相应机构获取我的人脸数据。”

多位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道出他们不愿使用刷脸支付的原因,另有安装了刷脸设备的商户告诉记者,尽管有扫码立减等活动,但多数顾客仍会选择付款码扫码支付。

此外,激进的市场策略以及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不免引发市场担忧,今年以来,监管一方面认可刷脸支付的价值,但又多次公开示警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央行明确表示,人脸识别数据采集应提前告知信息使用方式,明确获得客户授权,要充分尊重用户的主观意愿,不得在用户不知情、未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发起交易,不要简单地将人脸特征作为唯一的交易验证因素。

众多阻碍当前,刷脸支付是否还有可能替代扫码支付,成为新一代支付方式?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使用刷脸支付的用户多为“80后”、“90后”,但刷脸支付毋庸置疑是大势所趋。从目前来看,刷脸尚处于初级阶段,短时间取代扫码支付的可能性不大,还是作为移动支付的补充手段。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马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