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外资私募抓紧布局 多元配置策略战火蔓延

2019-08-02 10:54:3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公募FOF的比拼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想,新的“战火”又在私募市场加速燃起。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多元配置策略渐成新的竞争之域。

记者梳理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的信息发现,日前,又有两只私募资产配置型基金落地,分别为珠海横琴金晟硕业投资旗下金晟启航私募资产配置型基金和中国银河投资(000806)旗下的银河投资资产配置1号私募基金,两者先后于7月25日、7月26日完成备案。

外资私募也在抓紧布局亦值得关注。

此前的7月15日,全球第二大对冲基金投资管理机构瑞银资产宣布,其在中国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已正式推出境内首只FOF产品。而今年3月刚刚完成备案的第18家外资私募安联寰通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也将于近期发布自己的“首秀”:一款多元资产配置策略的基金。

配置型私募产品加速扩容

目前,私募基金市场已出现“第四类”,便是资产配置型。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私募业内开始角逐资产配置策略,在此前几天的7月15日已经显露一丝端倪。

当天,外商独资私募管理人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将推出境内首只FOF产品,一时间震动了国内整个私募界,这不仅意味着外资私募FOF破冰,更意味着,外资机构的资产配置策略将加入竞争。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国内公募FOF产品尚刚刚起步,而内资私募FOF更是刚刚萌芽,但在全球市场,FOF产品已经发展了五十多年,外资私募原则上无论是设计产品的经验,还是资产配置策略都应该有一定优势。

不少外资私募也逐渐发现了这个机会。

日前,一家新备案的外资私募投资总监就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布局中国资产不能再采用旧思维、旧脑袋,除了市场波动带来的贝塔机会外,采取动态多元配置的方式,通过主动风险管理和主动择时择股,将是布局中国市场的新思路。他们也将于近期推出自己的一只资产配置类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从多家内外资私募人士处了解到,有计划推出资产配置型私募基金或是私募FOF的管理人还有不少。

在一些内资私募人士看来,竞争才刚刚开始,但竞争并非坏事,可以更为直接地借鉴海外资产配置经验,或许可以与本土经验融合更贴近国内投资者需求。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资产配置类基金产品作为私募改革的先锋,其投资运作的探索与试验性质明显。有助于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提升系统的投资水平,也有助于市场风格向成熟市场转变。

外资私募看好中国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登记的外资私募已有21家,其中的16家现备案了42只产品。

此前的7月中旬,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突然宣布进入防御模式,表示因为全球贸易局势不明朗以及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其已减少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转为采取防御性较强的策略。而随后的一天,又曝出外资私募泽星投资清仓减持了老百姓(603883)(603883.SH),一度引发了部分市场投资者对外资私募转向看空的猜测。

但从截至目前的数据和信息来看,外资私募仍然广泛看好中国市场。

单拿刚刚过去的7月份来说,就有4家于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外资私募推出了新的产品,富敦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于7月19日备案了东方赢家富敦成长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毕盛(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同日备案了一只毕盛狮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安中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7月9日备案了安中馨混合3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7月2日备案了瑞银中国瑞享债券策略三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当然,还有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首只FOF产品和安联寰通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多元资产配置型产品正在备案中。

此前的几个月,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还有近十只外资私募发行的新基金,譬如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17日就推出了三只产品,一只股票型、两只债券型。

多位受访的外资私募人士日前也多表示看好中长期A股市场机会。上海某外资私募投资总监表示,中长期看,现在是中国市场投资建仓的好时机。

“中长期而言,我认为中国经济是在筑底的过程,筑底时间越久、反弹机会就越大。从各方面来看,中国股票市场更透明、企业质量更好,都是可预期的,也让我对转型后的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过去A股被外资明显低配,但随着市场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外开放,A股进一步纳入全球指数,带来外资布局的增量,将是长期利好的关键因子之一。”他说。

他同时强调,中国市场目前估值便宜,长线来看,中国股市估值具有优势,但还是建议不拘泥于单一类别资产,而是透过多元资产策略择时择股,用对原则、方法来对应市场上非理性行为,广纳多元资产机遇,争取超额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有华提醒称,外资私募加速在A股市场的布局是未来趋势,目前来看,未来还有非常大的空间。但这个仅仅只能作为市场资金面改善,以及市场信心恢复的一个小信号,并不能盲目作为加仓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