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养老目标基金将摒弃短期考核 监管层推进系列措施

2018-12-12 09:57:19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在养老目标基金阵容逐渐壮大的同时,监管层也在稳步推进一系列举措,让“长钱”真正实现“长期投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透露,监管部门近期对已发或拟发养老目标基金的公司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对养老目标基金单独设置考核机制,重点考核基金经理3年及以上中长期业绩,不再进行短期业绩评价和宣传。

记者从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处获悉,窗口指导的内容还包括要求养老目标基金投资注重长期性,助力第三支柱建设。目前多家基金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已经在开会讨论如何设立新考核机制。

富国基金(博客,微博)回应记者称,公司内部针对养老产品具体的考核办法还在商讨中,毕竟产品还没成立。但作为一种较特殊的基金产品,考核期肯定要和产品养老的长期属性相对应,同时养老基金的基金经理本身就要求具备相当的从业年限和经历,所以对业绩的考核年限应当相对更长期。

事实上,基金公司很早就意识到短期考核带来的负面影响。某FOF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在考察基金经理的过程中,发现基金经理为争排名而粉饰报表的情况不在少数。在首批公募FOF的运作过程中也有基金经理因为争排名从而投资行为过于短期,不但影响了业绩表现,也背离了FOF产品“平滑风险和波动”的初衷。

为消除短期业绩考核带来的负面影响,多家基金公司很早开始调整考核方向。比如多年前富国就开始对权益类基金经理以两年为考核期,对固收类基金经理也有更多着眼于长期的激励与考核措施。而兴全基金对基金经理的提拔相当严格,但考核却“以长为美”,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段业绩表现占考核的比重更大。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曾多次提到,要避免养老长钱短期化。她认为养老金与公募基金实现协同发展的根本在于其鲜明的“长钱”属性。只有通过长期投资才能实现养老金稳健增值,在考核机制、投资流程管理等方面也要引导长线投资,在业绩排名上不能过于短期化,对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形成干扰。

虽然苦于短期排名久矣,但目前“看短做短”在基金行业中还是相当普遍。南方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考核基金经理的常见指标中,有短中长期业绩、规模、配合市场体系路演频次、新人培养等,然后是各个指标的占比和均衡。

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则表示,对普通基金经理而言,业绩比较基准是核心指标,但基本上完成的难度不大,还有一些加成指标例如一年期业绩进入全行业前二分之一、三年期业绩进入前三分之一等等。明星基金经理或事业部负责人有额外的奖惩机制,其中更偏重规模指标。⊙记者 陈玥 ○编辑 于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