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普遍 人才培养滞后
2018-08-17 11:44:52 来源:上海金融报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普遍。行业相关人士指出,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近年增速显著,但相应产品管理人才培养略显滞后。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普遍。
据统计,2016年初公募基金产品数量约2700只。截至目前,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已达近5000只,两年多的时间,产品数量增长了近一倍。相比之下,公募基金行业人才增速乏善可陈。数据显示,2016年初公募基金市场共有1400余位基金经理,目前,这一数量达到1800位,增速明显不及基金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的出现。有关统计表明,截至目前,每位基金经理平均管理产品数量达2.78只,甚至,有近120位基金经理管理着10只以上(含10只)的基金产品。
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基金产品,会有怎样的影响?华泰资管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吴明义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从产品属性方面来看,如果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产品都为被动型基金产品,如指数型基金或相应ETF产品,同时管理多只问题不大。因为这些被动型基金产品的背后都有相应系统支持,只需根据相应的申购、赎回金额调整持仓情况便可;如果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主动型产品为同一风格,由于同种风格产品管理策略类似,影响也不大;但如果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主动型产品属于不同风格,这种情况值得注意。”吴明义同时指出,风格不同,产品的管理策略也不尽相同,因此,能够熟练驾驭每种风格产品的基金经理可遇不可求。
“同一基金经理管理多只不同风格的主动型产品,这一问题在中小基金公司中尤为严重。”吴明义表示,中小基金公司人才储备有限,但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仍需发行不同风格产品,便造成这一问题逐渐严重。
某私募基金投资分析师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当前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在行业中比较常见,投资者更倾向于把资金交由知名度较高的基金经理打理。同时,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管理水平较高,其前期产品如果取得成功,更有利于基金公司后期新产品的发行。未来或更注重“专才”培养目前,基金行业对人才的渴求度相当高,究竟哪类人才是基金行业着重培养的呢?
吴明义表示,当前市场上基金经理的流动速度有所加快,一些中小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渴求去更大的平台发展,而一些业绩不好的基金经理,公司也有严格的业绩考核。所以,目前整体来看基金经理人才储备略显滞后。“目前,很多基金经理都是从各自公司的投研团队挖掘而来的,在人才培养方面,每种风格产品都能很好驾驭的全能人才毕竟是少数。”吴明义进一步指出,但相比全能型人才,目前专业型人才培养可行性更高。记者田忠方
相关阅读
- (2020-10-09)双节假期日均发送旅客6211.5万人次
- (2020-10-09)“一票难求”重现 旅游市场加快恢复
- (2020-09-27)中国自贸试验区在4个直辖市均有“落子”
- (2020-09-27)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 8月末跌破10万亿元
- (2020-09-25)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个月同比增速超15%
- (2020-09-25)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将稳步提升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