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信披14年首迎“减负” 弱化规模比拼
2018-08-08 10:31:3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规范公募基金信披活动的《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下称《披露办法》或新规)运行14年后,首次迎来修订。
一方面,新规取消对半年末、年末基金资产净值的披露,拟对基金公司比拼规模排名的行为进行遏制;另一方面新规也根据《基金法》及行业现状,追加了复杂产品、基金清算、外包机构变更等信披新要求。
此外,新规还在信披内容、方式上进一步简化,给传统纸质信披渠道“减负”的同时,加强了基金信披的无纸化建设。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基金信披的改革方向或成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无纸化趋势的一个序幕。
弱化规模比拼
《披露办法》的确到了理应调整的窗口。证监会认为,原《披露办法》存在信披内容、方式有待优化、投资者获取信息路径不长、监管约束引导机制有待加强等三方面问题。
“一方面新《基金法》已经不再‘新’了,都实施五年了,相关信披细则要与新的上位法进行对接。”8月6日,一位接近中基协的公募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另一方面行业内也确实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进行修订来做适应。”
在诸多变化中,新规取消半年末、年末基金资产净值的披露要求被广泛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基金公司“冲规模、拼排名”行为带来缓释效果。
“基金公司重视排名比拼,但这也带来了冲时点规模的现象,类似问题在之前的货币基金上就表现得比较突出。”深圳一家公募机构基金经理表示。“取消基金资产规模披露后,这种排名的可比性也将被弱化。”
在缓释规模比拼行为的同时,新规也增加了更多有关基金信披的规定动作。
例如伴随创新型产品的增多,新规要求增加对结构复杂、风险较高基金的风险揭示。新规要求管理人“显著、清晰地揭示基金投资运作及交易等环节的相关风险,并在基金名称中揭示基金运作方式、产品类型和主要投资方向等核心特征。”
此外,新规还要求增加对基金清算报告的披露,而分析人士认为这与近年来清算基金的不断增加有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Wind数据的“托管结束日期”为界限进行统计,今年前7月的已清盘基金多达339只,而2014-2017年四年间的清盘基金数量则分别为6只、53只、34只和148只,呈逐年增加态势。
“虽然基金清盘很多和委外到期有关,但这种现象的增加,也要求管理人在信息披露环境更加完善,以保障基金持有人的权益。”一位接近中基协的公募人士指出。
信披电子化序幕?
在新规中,一项备受关注的改革重点是公募基金的信披方式。
和此前部分基金在多家媒体同时进行信披的行业现象相比,新修订的《披露办法》规定,“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应当在指定报刊中为单只基金只选择一家报刊披露信息。”
在传统报刊的信披形式上,《披露办法》也要求进行了简化。
即新规要求仅在纸质渠道保留基金份额发售公告、合同生效公告、基金招募、上市交易、定期报告等提示性公告和临时报告;而上市交易公告书、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摘要、更新的招募说明书摘要、每日基金净值等文件将不再成为披露的“必选项”。
“产品信披的内容将更加精简,也就是说信披的篇幅可能会缩减,这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披的成本。”北京一家公募机构市场部人士指出。
同时,《披露办法》还引入资料概要等方式对基金核心信息进行简化。
“管理人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提供产品资料概要,产品资料概要定位为基金招募说明书摘要,将基金核心信息以简明方式展示给投资者,如同药品销售过程中的‘产品说明书’。”证监会有关人士解释称。
业内人士认为,只选择一家媒体披露以及简化信披内容等要求,无疑是对基金行业的“减负”。
“如果按照一只基金节省10万元信披费来估算,目前全市场的几千只基金信披费的节省,将让行业在信披领域减轻的费用负担达到亿元量级。”前述公募市场部人士指出。“这个改革也是与时俱进,现在大部分基金投资者都是通过互联网买基金,鲜有通过纸质渠道来了解产品的了。”
除减轻传统渠道的信披压力外,新规还强调了基金信披的无纸化方式——即在管理人、托管人网站基础上,增加“证监会电子披露网站”这一新的网络渠道,并要求其作为最早的报送渠道。
“增加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为指定披露网站,并要求指定披露网站免费提供信息披露服务,方便投资者集中查询获取信息。”证监会有关人士指出。“信息披露义务人向中国证监会电子披露网站的报送时间不得晚于向其他披露渠道的报送时间,并规定由该网站向其他信息发布渠道推送基金披露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信披的无纸化改革方向,也引发了业内IPO及上市公司信披机制是否有可能出现胎动的猜想?
事实上,信息披露对拟IPO企业来说一直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以截至8月6日的2018年招股上市的64家公司为例,其合计信息披露费高达2.92亿元,平均每家达455万元,仅次于保荐承销费和审计验资费用。
“从基金信披的转型方向来看,无纸化信披是未来的一个方向。监管层信息披露的电子系统建设也在强化。”上海一位投行人士认为,“基金信披改革有可能只是一个序幕,不排除更多信披‘减负政策’将向IPO及上市公司领域传导的可能。”本报记者 李维 北京报道
相关阅读
- (2020-10-09)双节假期日均发送旅客6211.5万人次
- (2020-10-09)“一票难求”重现 旅游市场加快恢复
- (2020-09-27)中国自贸试验区在4个直辖市均有“落子”
- (2020-09-27)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 8月末跌破10万亿元
- (2020-09-25)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个月同比增速超15%
- (2020-09-25)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将稳步提升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