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历史纪录!今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9万亿元
2018-02-13 11:13:04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发布的2018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份除社会融资规模不及预期外,M2货币供应增速与新增信贷均超预期,新增信贷更达到2.9万亿元,大幅超过前值5844亿元,创历史纪录。
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9000亿元,同比多增8670亿元,环比多增2315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6856亿元,同比多增1296亿元,环比多增7659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19210亿元,同比减少2283亿元,环比增加14039亿元。
对于1月新增贷款反弹力度超过近年同期,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首席研究员明明分析称,这主要是由于短期贷款增加超预期。“临近春节,居民贷款尤其是短期贷款增加显著。”明明进一步指出,企业新增贷款反弹力度也较大,尤其是短期贷款反弹力度与绝对水平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今年春节假期较晚,企业投资信贷多集中在1月。此外,银行信贷额度有一定程度宽松,托底了实体需求。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0600亿元人民币,低于预期31500亿元人民币。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69万亿元,同比多增3717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266亿元,同比多增14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714亿元,同比多减3850亿元。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从结构上来看,金融强监管下表外非标融资受到明显压制,1月新增委托、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仅有1178亿元,同比少增了1.1万亿元,是社融的主要拖累。对实体发放贷款增加2.69万亿,同比多增3800亿元,一方面反映年初银行信贷冲动仍存,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融资需求从表外向表内转移。
天风证券研报同样指出,表外融资较低迷为社融同比下降的主因。“主要是受监管全面限制通道业务等影响,信托贷款及委托贷款同比大幅少增。”上述报告称。
值得注意的是,广义货币(M2)持续低位,余额172.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略有回升,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但仍为有数据以来第二低值。招商证券研报认为,增速提高的主因是金融部门持有的M2回升,一方面是非银同业存款一般季末下跌、季初增长。另一方面,春节前流动性改善,货币基金规模增长较快。M2口径调整仅影响0.1个百分点。
但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从趋势来看,单个月的修复性上行并不能代表趋势,M2的增速8%-9%仍然处于历史最低增速水平,相比于社融增速11%-12%而言也仍然偏低。
总体而言,目前市场表现说明资金空转减少,表外贷款得到约束,部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表。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金融去杠杆大趋势不变、金融监管也将继续深化。实习记者 向家莹 北京报道
相关阅读
- (2020-10-09)双节假期日均发送旅客6211.5万人次
- (2020-10-09)“一票难求”重现 旅游市场加快恢复
- (2020-09-27)中国自贸试验区在4个直辖市均有“落子”
- (2020-09-27)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 8月末跌破10万亿元
- (2020-09-25)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个月同比增速超15%
- (2020-09-25)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将稳步提升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